• 搜内容
  • 搜产品
  • 产品全览

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-产品应用

内镜粘膜下剥离术(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,ESD),是近年来出现的一项新的治疗手段,而镜下经隧道黏膜剥离技术(endoscopicsubmucosaltun—neldissection,ESTD)以其更快的剥离速度更高的操作安全度及剥离长度不受限制等优势,让更多的早期消化道癌能够在内镜下一次性完全切除。

手术步骤
1、 确定病变范围和深度: 首先行常规内镜检查,了解病灶部位、大小、形态,结合染色和放大内镜检查,确定病灶范围、性质、浸润深度。
2、 标记:确定病变范围后,距病灶边缘约3~5 mm处进行电凝标记。对于上消化道病变进行常规标记;对于界限清楚的下消化道病灶,可不做标记。
3、 黏膜下注射: 注射液体包括生理盐水、甘油果糖、透明质酸钠等。于病灶边缘标记点外侧行多点黏膜下注射,将病灶抬起,与肌层分离,有利于完整地切除病灶,而不容易损伤固有肌层,减少穿孔和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。
4、 粘膜切开:沿标记点或标记点外侧缘切开病变周围部分黏膜,再深入切开处黏膜下层切开周围全部黏膜。首先切开部位一般为病变远侧端,如切除困难可用翻转内镜法。切开过程中一旦发生出血,冲洗创面明确出血点后电凝止血。
5、 黏膜剥离:在进行剥离前,要判断病灶的抬举情况。随着时间延长,黏膜下注射的液体会被逐渐吸收,必要时可反复进行黏膜下注射以便维持病灶的充分抬举,按病灶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内镜和附件。
6、 创面处理:病变剥离后,对创面上所有可见血管行预防性止血处理;对可能发生渗血部位采用止血钳、氩离子血浆凝固术(APC)等处理, 必要时用金属夹夹闭;对局部剥离较深、肌层有裂隙者应予金属夹夹闭。
7、 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处理:
1) 出血:术中出血可采用切开刀、止血钳或金属夹等处理;对裸露血管进行预防性止血,预防出血比止血更重要;对较小的黏膜下层血管,可用各种切开刀或APC进行直接电凝对较粗血管,用止血钳钳夹后电凝。黏膜剥离过程中一旦发生出血,可用冰生理盐水冲洗创面,明确出血点后可用APC或止血钳 钳夹出血点电凝止血,但APC对动脉性出血常无效。若上述止血方法不成功,可采用金属夹夹闭出血点但常影响后续黏膜下剥离操作。
2) 穿孔:术中一旦发生穿孔,可用金属夹缝合裂口后继续剥离病变,也可先行剥离再缝合裂口。ESD 操作时间长,消化道内积聚大量气体,压力较高,有时较小肌层裂伤也会造成穿孔,须时刻注意抽吸消 化道腔内气体 
8、标本处理:为提高病理学诊断的准确性,将标本浸泡于福尔马林前须展平、染色、测量大小、拍照,并 用细针固定标本的四周。以2 mm为 间隔连续平行切片, 然后对完整切除的标本进行详尽的病理学检查。病 理学报告须描述肿瘤的大体形态、部位、大小、组织学类型、浸润深度及切缘,是否有淋巴管和血管受累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