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搜内容
  • 搜产品
  • 产品全览

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-产品应用

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(POEM)是一种通过隧道内镜进行肌切开的微创新技术,2008年首次用于贲门失弛缓症的治疗。我国于2010年开始临床使用POEM,经过两年的迅速发展,目前已成为开展该技术最多的国家。

手术步骤:
1. 麻醉及体位:所有患者均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,仰卧位或左侧卧位,术前预防性静脉应用抗生素。
    
2. 食管黏膜层切开:胃镜前端附加透明帽,确定EGJ距门齿距离。常规于EGJ上方10 cm处,行食管壁黏膜下注射,注射液为靛胭脂、肾上腺素和生理盐水的混合液。纵形切开黏膜层1.5~2.0 cm显露黏膜下层。
        
3. 分离黏膜下层,建立黏膜下“隧道”:沿食管黏膜下层自上而下分离,建立黏膜下“隧道”直至EGJ下方2~3 cm。操作时尽量靠近肌层进行黏膜下层分离,分离中反复进行黏膜下注射,避免损伤黏膜层。分离中镜身退出黏膜下“隧道”,进入胃腔,倒镜观察胃黏膜颜色改变,可判断分离止点与EGJ的距离。对于乙状结肠型食管,可通过内镜前端附加的透明帽展平食管壁,但往往较为困难。
  
 4. 肌切开:完全、有效、足够长度的肌切开是保证POEM疗效的关键。胃镜直视下从“隧道”入口下方2 cm处开始,从上而下、由浅而深纵形切开环形肌束至EGJ下方2 cm以上。对于创面出血点随时电凝止血,肌切开完成后确认胃镜通过贲门无阻力。为保证手术疗效,肌切开长度常规为8~10 cm,尤其是EGJ下方至少应超过2 cm;对于以胸痛和食管痉挛为主要表现的Ⅲ型贲门失弛缓症患者,肌切开范围应包括所有异常收缩导致的狭窄环,具体切开长度可通过内镜或测压判断[12]。对于Heller术后患者,肌切开部位常规选择原手术区对侧,以避免既往手术瘢痕粘连的影响。

5. 金属夹关闭黏膜层切口:将黏膜下“隧道”内和食管胃腔内气液体吸尽,冲洗创面并电凝创面出血点和小血管;多枚金属夹对缝黏膜层切口。